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,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,血流中断,造成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。
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,发热、白细胞升高、红细胞沉降率加快,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,会发生心律失常、休克或心力衰竭。
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,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,诊断此病并不困难,而无痛的病人,诊断相对困难,凡年老患者突然发生休克,严重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,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,或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降低,又无原因可寻者,都需要考虑心肌梗塞的可能。
此外年老患者会有较重而持续较久的胸闷或胸痛者,即便心电图没有特征性改变,也需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,可以先按急性心肌梗塞处理,并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酶测定,以确定诊断。
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和糜烂,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管部分或完全急性闭塞,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,冠脉相应供血部位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-30分钟以上,即可发生心肌梗塞。这是心肌梗塞发生最常见的原因,大约70%的致死性事件都是由斑块破裂引起。而诱导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常见:① 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,机体应激反应性加强,心肌收缩力、心率、血压增高,冠状动脉张力升高等;② 在饱餐尤其是进食多量脂肪后,血脂增高,血液粘稠度增高;③ 重体力活动、情绪过分激动、血压急剧上升或用力排便时,造成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; ④ 休克、脱水、出血、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,造成心排血量骤降,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