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的子宫血运十分丰富,遇特殊情况,瞬间流量触目惊心,说是一次生命洗礼实不为过,本文将通过产后出血名词解释,产后出血的原因,产后出血的护理来带你了解相关知识。
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。在我国,产后出血仍处于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。产妇遭遇产后出血,可发生休克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,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,远期还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的后遗症。
产后出血的原因分为宫缩乏力、软产道裂伤、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4大类。
宫缩乏力最常见,主要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,但也相对最容易处理,因为目前除了催产素这一经典的宫缩加强剂外,还有塞肛和肌肉注射的前列腺素制剂可供使用,加之医生得法的子宫按摩,通常可以短时间内予以纠正。
软产道裂伤主要指宫颈和阴道的裂伤,在胎儿偏大,产程进展过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,其出血不同于宫缩乏力的出血,颜色鲜红,只要产后进行相应的检查便容易发现,缝合修补后便不会再出血。
胎盘因素包括胎盘剥离不全、胎盘剥离后滞留、胎盘粘连、胎盘植入和胎盘和/或胎膜残留等。只要有异物滞留宫腔,便会影响子宫收缩而致出血。胎盘粘连和/或植入的病例有时十分凶险,尤其当胎盘附着与子宫下段时,则更难止血,最终可能只有切除子宫才能彻底止血。
凝血障碍,有的是产前即已存在,如血小板减少症,宫缩好的情况下往往问题不大,不过如果血小板过少也需要适时输入外源性血小板。更多的凝血障碍是继发于重症肝炎,妊娠高血压,胎盘早剥,羊水栓塞和胎死宫内等妊娠合并症,在去除根本病因的基础上,输入血液制品和药物调节凝血机制多可逆转危象。
产后出血名词解释,产后出血的原因,产后出血的护理的知识关键点:产后出血高度危险的情况如下:
1、多孕、多产,曾有多次宫腔手术史者;
2、高龄初产妇或低龄产妇;
3、合并子宫肌瘤及有肌瘤剔除史的产妇;
4、合并妊高征、糖尿病、血液病等;
5、分娩巨大儿或双胎或羊水过多者;
6、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者;
7、器械助产者等
80%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,结束分娩后需耐心在产房再观察2小时左右。
1、产后24小时内,医护查房的重点内容是触诊宫底以判断子宫收缩的情况,不要因为一时的疼痛而心生厌烦。
2、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,减少阴道出血。
3、胎盘剥离不顺利,需要行产后刮宫,还要随诊血HCG水平。
4、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为纠正产后出血并保留子宫提供了新的希望,但价格昂贵。
5、垂体功能减退表现为闭经、无乳、脱发、性欲减退、畏寒、嗜睡、低血压等,久而久之可出现第二性征衰退和生殖器官萎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