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协和医院精神科
心理治疗莫入误区
959 0
小海螺78
17-02-10 20:36:20
只看楼主

    有心理问题要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,这已是多数人的共识。但被心理障碍困扰着的人们,在就诊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。

    有些朋友四处奔波,一心恳求名医指点,却未能专注地进行认真、系统的咨询和治疗。一些求治者表示,自己有强烈的求治动机,已经跑过几个城市的大医院,并千方百计拜访心理学界的权威人士,但症状改善并不明显。当医生询问名医的治疗要点时,求治者却说不出更详细的内容。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求医方法不可能使医患双方深入地认识心理症结,咨询者也缺乏理解、吸收和实践的过程。

    寻医也同购物一样可以货比三家,特别是心理医生开的药方合不合口味,需要经过选择和试验。当你最终选择好一位适合你的医生时,最重要的就是静下心来配合医生去做该做的一切。有些朋友虽然也懂得病去如抽丝,却不能接受循序渐进的心理治疗过程,渴望速战速决。然而期望值过高,求胜心切,会妨碍其对消除心理问题所采用方法的关注。缺乏韧性和耐心在心理治疗上都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。有的朋友咨询时只顾诉说被各种症状困扰的痛苦,而无法专注地与心理医生进行交流。他们谈起症状滔滔不绝,不厌其烦地描述着自己的种种苦闷,在医生进行分析指导时,注意力却不能集中,也不能随之深入,不能思考治疗者的提示,缺乏呼应感。这类病人太过强调自我的感受,无法深入下去接受治疗,又怎么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呢?

    心理疾患往往是长久积蓄而成的,治疗起来不仅需要时间,更需要咨询者自身付出努力。在进行心理帮助的过程中,心理医生除了通过面谈澄清问题、明确改变的方法之外,还需要给求治者布置一定量的作业,通过他某些行为的变化,来减轻当事人的症状或一些不切实际的感受。这些作业也称为训练,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。如果只是频繁求治,回去后却不注重训练,作业记录简单潦草,收效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    和很多疾病的治愈过程相同,心理障碍的去除也有一个巩固疗效的过程。有些求治者的问题经过医患双方的努力初见成效,大家都很惊喜。但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过程与当事人的性格基础关系密切,故症状时而浮现、时而隐蔽是经常的事。初见效果之后仍需要总结经验,力求身心恢复得更好、更稳定,切忌一有不适就忙着找心理医生,稍有好转就以为大功告成而中断治疗。

 

 


展开全文
举报回复楼主
请先登录
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
取消
取消
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