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心脏病
国产 堵闭器微创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评价
1240 0
赵金亮
17-02-21 20:59:02
只看楼主

 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儿童发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,根据国内调查资料显示,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687%,广东省先心监测网资历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发病率甚至高达1.0%。长期以来,传统的外科手术修补治疗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。但是,外科修补手术需体外循环下进行,创伤大、术后恢复时间长,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,且遗留较大手术疤痕,使部分患者或家属难以接受,尤其是女性。


      目前,国产的封堵器,它是在Amplatzer 封堵器为原形的基础上,对封堵器的阻流体材料作了改进,使用聚四氟乙烯为中央阻流体,从而达到更好的阻挡血流的效果,能使内皮组织更快包裹。同时加大了VSD堵闭器腰部长度,使国产封堵器比较进口封堵器具有价格低廉,操作简便,成功率高,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,短中期随访效果满意。绝大多数的PDA、部分的ASDVSD患者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,与传统的外科手术修补治疗相比,它具有创伤少,痛苦小,并发症少,无需体外循环输血,操作简单,安全有效且无瘢痕等优点,可替代外科修补治疗。


      因为ASD的介入封堵治疗,心血管造影引导不能判断ASD的位置、大小和形态等,尤其受造影途径影响,左房造影受限,ASD是左房向右房分流,致右房造影剂停留时间过短,因而影响介入手术成功率,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更优于心血管造影的引导,因此,优先选择超声引导, 但应注意ASD的边距,尤其是下缘的完整性及支撑力问题, 1ASD患者就是因为下腔静脉边缘太软、支撑力不够,堵闭器站位不稳而放弃介入治疗。VSDPDA患者术中均采用心血管造影引导,1VSD患者造影发现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进入VSD里面,如进行介入封堵有可能造成堵闭器顶穿主动脉瓣的风险,另1VSD患者造影发现VSD基底12mm,膜部瘤形成,右室面2个出口,无法使用1个堵闭器封堵两股血流,故均放弃介入手术。


        并发症方面本组2VSD病人术中出现一过性II°一型AVB,静推地塞米松后恢复正常,鉴于VSD术后容易出现的AVB甚至CAVB,建议:选用VSD 封堵器应个体化,切忌过大;VSD 封堵术后应住院观察1 周,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间歇性CAVBVSD 封堵术后新发生的CLBBB CRBBB,不论有无临床症状,均建议用激素进行治疗,以免发生CAVB,但不主张常规预防性使用激素。


       患者经短中期术后随访,封堵器位置固定,无移位或破损。无封堵器脱落、残余分流、器官栓塞、心律失常、股动静脉瘘或导致瓣膜运动异常者。但应注意的是,虽然介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,但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,如果适应症掌握不严,容易出现封堵器脱落、残余漏、主动脉瓣返流等严重并发症,并可能造成手术成功率不高。


       总之,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,价格低廉,值得临床推广使用。


展开全文
举报回复楼主
请先登录
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
取消
取消
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