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测量和判断高血压我们先从血压是怎样形成的讲起。
心脏的收缩、舒张交替进行,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。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称为血压。理想的血压值是< 120/80 mmHg。
两上肢的血压可有轻度差别。若两上臂的血压差别较大,应按高的一侧的血压值来诊断高血压和评估疗效。若两侧血压差值超过20 mmHg,应注意检查是否由病理性因素所致。
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, 正常为30 ~ 40 mmHg。脉压增大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。
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,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。白天,人体较活跃,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,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输送,血压就高些。夜里睡眠时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营养,血压就低些。大多数人一日24 小时的血压节律是,随早晨觉醒起床而上升,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;晚上血压逐渐下降,在睡眠过程中降到最低,夜间1 ~ 3 点为最低谷。
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血压波动,冬季血压水平要比夏季高些。血压也会因运动、排泄等活动和兴奋、紧张、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。健康人血压暂时升高会很快恢复,如果出现慢性血压持续较高的状态,就成了高血压。
高血压的定义——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 非同日3 次测量上肢血压,收缩压≥ 140 mmHg 和(或)舒张压≥ 90 mmHg 考虑为高血压。若在家中自己测量,血压超过135/85 mmHg则提示血压增高。
目前90% 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,称为原发性高血压。如果血压高是由于某些疾病(如肾脏病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、嗜铬细胞瘤等)引起的,称继发性高血压。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,应当针对病因治疗,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。
高血压的易患对象——高血压的易患对象有: 摄盐过多、进食高热量食物而缺乏活动所致的超重/ 肥胖、长期过量饮酒、吸烟、缺乏运动、长期精神压力大、有高血压家族史、男性≥ 55 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。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者,建议每6 个月测量1 次血压,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,预防高血压的发生。
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亿。每年约有35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,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(41%),平均每10 秒钟就有1 人死于此病。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至少700 万,心肌梗死患者250 万, 这些患者超过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。心脑血管病死亡人群中,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。
如何早期发现、确诊高血—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无症状,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, 是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,故高血压被称为“无声杀手”。有些患者是在发生了心脏病、脑卒中、肾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。所以建议正常血压成人每2 年至少测量1 次血压。强化各级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制度,到医疗机构就诊,不管看什么病,均要测量血压,以便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有头晕、头痛、眼花、耳鸣、失眠、心悸、气促、胸闷、肥胖、睡眠打鼾、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肢体无力或麻痹、夜尿增多、泡沫尿等症状, 提示可能血压高,要尽快就诊。
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QQ群,听听病友们怎么说,听听医生怎么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