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有什么别有病,生病是件既麻烦又头疼的事,不远千里求医却几分钟打发出来,是多少人心中的痛。但是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,在工作过程中,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患者的求医之路虽然很心切,却没有做任何的准备,特别对外地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,稍微规划稍微不周,一次能解决的事有可能挂两三次的号才能解决。接下来不妨看看本片文章,每次看病之前先读读,相信您会更从容更放心...
一、网上查找资料
1、根据疾病的症状,大范围确定疾病的种类、就诊的科室,对于某些可以由多种病因诱发的疾病,一定了解下相关疾病(临床中称为跨学科疾病)
2、对北京、上海等地三甲医院来说,并非所有的科室都强,而是有所侧重,比如看眼科、耳鼻喉疾病首选同仁医院、301医院,内科疾病首选协和医院,皮肤科首选空军总医院等等,对那些不远千里求医的患者一定要查清楚。
3、对专家来说,各有侧重,比如耳科的疾病叫鼻科的专家来看,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,在查相关专家资料的同时务必查清相关专家出诊时间。
4、对外地病号来讲,就诊+治疗需要数天甚至一个月左右,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前联系好欲就诊医院附近的住宿之地等事宜。
5、网上查阅资料时候务必识清假冒患者的医托,避免上当,老中医、新技术等等百分之九十的都是骗子,如何鉴别请参阅上期的《找良医网教你如何识别虚假医疗信息》
二、如何选择医生
1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:在挂号前做以权衡,比如感冒了挂个普通号即可,但是如果涉及住院做手术,尽量挂专家号为好。
2、务必关注医生的强项:每个医生在临床中工作的侧重点可能完全不同,所以在挂号厅看看专家简介、医院官网浏览医务人员的研究重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3、对外地患者的建议:建议挂个专家号,千里求医,到了医院挂个普通号,而这个普通号还很有可能是来自小医院的进修医生,那的确太太……,虽然痛恨票贩子,但对来自外地、久治不愈的患者来说票贩子还是万能的。
三、就诊前的准备
1、有些患者描述能力比较强,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说了一大堆,医生也就听个五成,所以对有些人来讲,就诊前还是非常有必要写份千字以内的文字材料,这些文字材料应该包括:初次发病时间,发病诱因,发作次数,发病时症状,曾经的诊断及治疗,每阶段的治疗进展,想解决的问题等相关问题。
2、就诊前,应该携带所有的检查资料,最好能将这些检查资料归类整理,比如病例、CT、核磁、化验单等按类分袋存放。
3、对某些疾病来说需要检查来确诊,而相关的检查多为禁食水,因此去医院看病早上禁食水准没错,对低血糖的患者来说,可以带点早餐、糖果,这样在检查完毕就可以补充一下。
4、家人陪护:对行动不便的患者、老年人,视情可以安排家人陪伴,够用为好,多人陪同也未必是好事。
四、看病时间
1、对某些医院来讲,因为患者较多,建议早去挂号,一个原则,早上在11点之前看完,下午在4点之前看完。理由很简单,因为医生看完之后可能还需做相关检查,检查做完还得再让医生看,咱总得让医生按时上下班不是。这点对于半日专家门诊来说更为重要。
2、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开通了周末门诊,一般情况下周末门诊的专家号相对来说较为好挂,值得推荐,建议就诊前致电咨询。另外根据作者十几年在医院的工作经验,不管哪个科室,一周中总有固定一天患者较少,一年中总有固定几个月患者较少,具体情况得咨询相关科室的分诊台。
五、挂号途径
热门专家一号难求,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一般情况下挂号途径无非以下几种情况:排队、找黄牛、114、医院APP、医院挂号机等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不可一概而论。
六、就诊过程小窍门
1、和谐医患关系从您好开始:任何一个医务人员,多少有些职业厌倦,您一句:“医生您好,给您添麻烦”、“主任您好,给您添麻烦”绝对让医务人员温暖三分,对你格外关照。
2、大胆质疑:在医生给你确诊病情后,如果您有所质疑,大可当面提出,说出原先的诊断并问清要不要到别的相关科室再就诊。
3、经济状况:任何一种疾病他的治疗手段及检查都没有说必须怎样治、怎样检查,如果确实存在经济因素影响治疗,大可几句话(切忌要简短)给医生说下您的状况,以便医生根据您的经济状况调整治疗方案,优化检查费用。
4、复诊预约:对于慢性疾病等相关需要多次就诊的疾病,在治疗结束时,可以咨询专家的最近的出诊情况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。
上述六点就医小窍门,是我在医院长期工作中,根据接触患者存在问题总结所得,仓促执笔难免涵盖不周,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,如有未解之处,敬请留言咨询(新浪微博、微信订阅号:找良医)。
找良医网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