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
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治疗
1128 0
柠檬茶
17-02-06 20:30:43
只看楼主

201407221411261.jpg

 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“痞证”、“胃脘痛”范畴,本科自2005~2007年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,经中医中药辨证治疗,疗效满意,现总结如下。 
   
  1 资料与方法 
   
  1.1 一般资料:本组共78例,其中男46例,女32例,年龄34~65岁,平均49岁,病程1年5个月~6年6个月,平均3年7个月。对照组33例。两组在年龄、性别、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 
  1.2 诊断标准 
  1.2.1 西医诊断标准[1]:胃镜表现:黏膜颜色呈灰白、灰黄、灰或灰绿色,深浅不一致,红白相间。血管透视轻者可见黏膜内小血管,重者可见黏膜下的大血管如树枝状、暗红色,有时犹如在黏膜表面上,易与皱襞相混,胃底贲门的血管正常也可见到。病理诊断标准:固有腺体萎缩,减少1/3以内者为轻度,减少1/3~2/3者为中度,减少2/3以上者为重度。黏膜肌层增厚,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(可有或无),固有膜炎症(可有或无),淋巴滤泡形成(可有或无)。 
  1.2.2 中医诊断标准[2]:(1)临床表现以胃脘部痞满为主证。(2)纤维胃镜与病理双重检查,并以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准。(3)发病特点:多有反复发作病史,或有进行性加重的表现。(4)其它理化检查:胃液分析、血清胃泌素、免疫功能、血常规等。凡具备以上第(1)、(2)项,参考第(3)、(4)项及其他症状,舌苔、脉象,即可诊断为胃痞(慢性萎缩性胃炎)。 
  1.3 治疗方法:治疗组基本方:半夏12 g,川连6 g,黄芩12 g,干姜12 g,太子参20 g,炙甘草9 g,柴胡12 g,炒枳壳15 g,制香附10 g,川芎12 g,白芍18 g,木香12 g,砂仁10 g,佛手12 g,香椽皮12 g,水煎服,日1剂,早晚两次服用。随证加减:气郁不爽、饱胀纳差,去太子参、甘草,加郁金、鸡内金、神曲、麦芽;肝胃郁热去党参、干姜,重用川连,加连翘;胃阴不足去干姜、木香、砂仁,加石斛、玉竹、沙参、百合、淮山药;吞酸嘈杂加乌贼骨、川贝。疗程3个月。对照组:铝碳酸镁片500 mg/次,3次/天,口服;莫沙比利5 mg/次,3次/天,口服。疗程同治疗组。 
  1.4 疗效标准:疗效标准采用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制定的标准[3]。痊愈: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,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,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。显效: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,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,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。有效:主要症状、体征明显减轻,胃镜复查病变范围缩小1/2以上,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,腺体萎缩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。无效: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,或恶化者。 
   
  2 治疗结果 
   
  2.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。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,总有效率分别为91%及82%,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。 
  2.2 两组治疗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疗效见表2。治疗组及对照组胃镜及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71.1%及45.5%,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 (P<0.05)。 
   
  3 讨论 
   
   
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、黏膜变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,以痞满灼痛为主证,病程缠绵、迁延难愈,少数病例演生为癌变。本病病因多见于饮食所伤、郁气不达、忧思郁结,导致邪热犯胃、胃失和降、寒热互结之症。我市地处浙东南沿海,海产品丰富,居民喜食海鲜,过饮啤酒,日久易导致脾胃受损而发病。脾与胃互为表里,脾主运化、胃主受纳,二者一升一降,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、吸收与输布;肝主疏泄,助其脾胃运化之功,脾土营木,成其疏泄之用。若肝郁气滞,补可乘侮脾胃,脾胃不健,肝气常易乘虚而入,出现肝木侮土,导致肝胃不和,肝脾不调之状。治疗采用疏肝解郁、泻热消痞、和胃降逆之法。药用半夏、黄连可散结、止呕,以治痞满、呕逆,干姜辛温散寒除湿,黄芩苦寒泻热,太子参、大枣补益中气,甘草补脾胃调和诸药,柴胡、炒枳壳、制香附疏肝理气,川芎、白芍、甘草活血,缓急止痛,全方共奏泻热消痞、和胃降逆、疏肝解郁之功。

展开全文
举报回复楼主
请先登录
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耳鼻喉的治疗,哪里强!专业30年治疗。
取消
取消
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