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因一直是很多女性关心的话题,那么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因是什么呢?
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因或致病机理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,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,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中的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-1(PAI-1)和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受体(uPAR)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,并部分受到甾类激素的调节。有关专家认为,这一成果为临床解决子宫内异症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,虽为良性病变,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的能力,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器官和腹膜。内异症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,以25~45岁妇女多见,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、性交不适和不孕等,其发病率约在10%左右,通过手术、药物及其他手段治疗后复发率仍在40%左右,且约40%患内异症的妇女存在不孕的问题。多年来,各国妇产科专家积极探讨其发病机理,但始终没有清晰明了的答案。
北京一名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细胞培养中甾类激素对纤维蛋白溶解因子分泌的调节”项目的支持下,在国内外首次对激素在体外条件下对3种纤维蛋白溶解因子,即尿激酶纤维溶酶原激活剂(uPA)、PAI-1和uPAR的调节作用进行系统研究,比较3种因子在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、异位子宫内膜及健康妇女的子宫内膜间的差异,分析其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间的差别,以期揭示内异症发病的致病机理。
研究结果显示,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调节PAI-1和uPAR的释放,而对uPA除外;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比较,孕激素对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,这是以往未观察到的。研究表明,从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分离培养的基质细胞中,可分泌、释放出大量的uPA、PAI-1以及低水平的uPAR,但与子宫内膜基底细胞的分泌水平有所差别。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分泌PAI-1起升调节作用,但在异位内膜组织中不存在此现象。他们在研究中还首次发现,盐酸雷罗昔芬可影响纤维蛋白溶解因子的释放。这些科研结果摸清了激素受体在内异症患者体内的分布,为临床逆转和子宫内异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。 研究中,课题组采用的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系统,可使腺上皮细胞在体外存活8~12天,为体外的激素刺激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段,成功地解决了目前细胞培养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。